一、日常维护(每日执行)
- 外观与基础检查
- 检查炉体表面有无变形、裂纹或烧损痕迹,炉门密封胶条是否完好,关闭后贴合是否紧密,若发现胶条老化、破损需立即更换。
- 清理炉口周边的铝渣、杂物,避免堆积影响炉门关闭密封性;检查炉体支撑结构是否稳固,地脚螺栓有无松动。
- 加热与温控系统巡查
- 燃气炉需检查燃气管道接口有无泄漏(可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冒泡),阀门开关是否灵活,燃烧器火焰颜色是否正常(正常为淡蓝色,若呈黄色需调整空燃比)。
- 电阻炉需观察加热元件是否发红均匀,有无局部烧断、变形现象,温控仪表显示是否与炉内实际温度一致(可通过红外测温仪比对)。
- 安全装置校验
- 测试急停按钮、超温报警装置是否灵敏,按下急停后设备应立即断电停炉,超温报警时加热系统需自动切断。
二、每周检查(每 7 天执行)
- 燃烧 / 加热系统深度检查
- 燃气炉拆卸燃烧器喷嘴,清理积碳和杂物,检查点火电极间距(通常为 3-5mm),若磨损严重需更换;测试点火成功率,连续点火 10 次应全部成功。
- 电阻炉测量加热元件的电阻值,与出厂参数对比偏差不应超过 ±5%,若超出范围需标记并计划更换。
- 传动与液压系统维护
- 对炉门升降、倾转等液压系统,检查液压油液位是否在刻度线范围内,油液有无乳化、杂质,若污染严重需更换液压油并清洗过滤器。
- 传动链条、齿轮等运动部件添加耐高温润滑脂,确保运转顺畅,无卡滞异响。
- 管路与阀门检查
- 燃气、空气、冷却水等管路有无腐蚀、泄漏,阀门开度指示是否准确,手动调节时有无卡顿,必要时加注润滑剂。
三、月度保养(每月执行)
- 炉衬与隔热层检查
- 打开炉门,检查耐火砖、陶瓷纤维衬里有无脱落、开裂,若发现局部破损,用耐高温耐火泥修补;测量炉壁温升(环境温度与炉壁表面温差应≤50℃),超过则说明隔热层失效需修补。
- 电气系统检测
- 用万用表检测温控传感器(如热电偶)的电阻值,确保符合型号参数(如 K 型热电偶 25℃时电阻约 10Ω),接线端子有无氧化、松动,需打磨并重新紧固。
- 检查控制柜内接触器、继电器触点有无烧蚀,清理灰尘(用压缩空气吹扫),防止短路。
- 气氛控制系统校准
- 对通入氩气、氮气等保护气体的系统,校准气体流量计、压力阀,确保流量误差≤±2%;检查气体纯度过滤器,若滤芯堵塞需更换。
四、季度检修(每 3 个月执行)
- 炉体密封性专项检测
- 采用压力测试法(充入 0.1MPa 压缩空气)检测炉体整体密封性,30 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应超过 3%;重点检查法兰连接、观察窗密封处,必要时更换密封垫片。
- 控制系统精度校准
- 使用标准温度计(精度 ±0.5℃)校准温控仪表,在 500℃、700℃、900℃三个关键点对比,偏差超过 ±3℃需重新标定。
- 检查 PLC 程序运行日志,清除冗余数据,测试各逻辑控制是否正常(如炉门未关紧时加热系统是否联锁停机)。
- 辅助设备维护
- 清理排烟管道内的烟灰,检查引风机叶轮有无积灰,必要时拆卸清理;测试风机振动值,振幅不应超过 0.1mm。
- 对铝液泵、除气装置等,检查叶轮磨损情况,更换易损件(如石墨转子),确保铝液输送顺畅。
五、年度大修(每年执行)
- 炉体结构全面评估
- 对耐火材料进行厚度检测,高铝砖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1/3 时需整体更换;陶瓷纤维衬里若出现大面积粉化、脱落,需重新铺设并压实。
- 炉体钢结构进行除锈防腐处理,焊接部位做无损探伤(如超声波检测),排查隐性裂纹。
- 核心部件更换与升级
- 更换使用超过 8000 小时的加热元件、燃烧器;燃气炉的安全阀、压力表需送第三方机构校验,确保符合计量标准。
- 升级老化的控制系统,如更换触控屏、温度传感器,优化控制程序以提升温控精度。
- 性能参数标定
- 测试熔炉的升温速率(从室温升至 700℃应≤1.5 小时)、热效率(燃气炉应≥60%,电阻炉应≥75%),若不达标需排查原因并修复。
- 进行满负荷运行测试(连续熔炼 3 炉),记录能耗、温度均匀性等数据,与新机参数对比,评估设备整体性能衰减情况。
通过按周期执行上述维护内容,可有效降低熔炉故障停机率,延长使用寿命(通常可延长 3-5 年),同时确保铝液质量稳定(氧化烧损率可控制在 1% 以内)。维护后需详细记录各项数据,形成设备档案,为后续保养提供参考。
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3882.html
15962220217
微信号已复制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