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乔治汽车产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曾有个让生产部王经理头疼了大半年的问题:厂里那台 3 吨熔化、6 吨保温的铝合金熔化炉,明明要供应两台 2700 吨压铸机的铝水需求,却总出现 “大马拉小车” 的尴尬 —— 压铸机忙的时候铝水供不上,闲的时候炉子空烧保温,每月天然气账单居高不下,吨铝单耗更是飙到了 134 立方米,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 40%。直到联系上炬鼎热能的熔炉专家胡申岳 —— 这位拥有 18 年铝合金熔化炉设计、调试与节能优化经验,擅长解决 “设备匹配失衡”“操作流程浪费” 等行业痛点,曾为全国 50 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量身定制能耗解决方案的专家,这个 “能耗黑洞” 才终于被彻底解决。
“胡工,您快来看看,这炉子明明 capacity 够,却总跟‘不听话’似的,要么铝水不够用,要么烧着空炉浪费气!” 第一次联系胡申岳时,王经理的语气里满是焦急。当时胡申岳刚结束杭州某汽车配件厂的熔化炉改造项目,该项目曾实现吨铝气耗从 128 立方米降至 82 立方米的显著成效,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测温仪、能耗记录仪赶到了苏州乔治的车间。刚进车间,他就注意到了不对劲:熔化炉的保温区始终保持着 750℃的高温,哪怕压铸机已经停机 1 小时,炉门依旧紧闭保温;操作台前,工人把炉子调到自动模式后就去忙别的,既没记录铝水使用量,也没根据压铸节奏调整熔化计划。“问题根源找到了,不是炉子不行,是操作流程和运行策略没跟上。” 胡申岳蹲在炉边,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跟王经理分析,手上那本记满过往项目参数的笔记本,封皮都已被磨得有些泛白。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接下来的三天,胡申岳成了车间里的 “跟炉人”: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到厂,跟着工人一起记录铝水熔化量、压铸机启停时间、保温温度变化;中午趁车间换班,他拿着笔记本跟操作工人聊天,才知道大家对炉子的 “按需调节” 功能几乎不了解 ——“领导只说开自动就行,我们也不知道温度能调,更不敢随便改参数”,一位老工人的话点出了关键。晚上车间停工后,胡申岳把三天的数据整理成报表,光是铝水使用曲线和天然气消耗曲线的对比图,就画了满满两页纸,还特意标注出与他过往服务的同类企业的参数差异,让问题更直观。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在明确问题后,胡申岳没有只提优化方向,而是为苏州乔治制定了 “三步式操作流程优化方案”,每一步都有具体可落地的执行标准,确保工人能快速上手: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第一步:梳理 “铝水供需匹配流程”,明确各环节责任
每日生产前对接(7:30-8:00):要求熔化炉操作工提前 30 分钟到岗,与压铸车间班组长对接当日生产计划,根据 “每台压铸机每小时需铝水2 吨” 的标准,计算出当日总铝水需求量(如两台压铸机满负荷生产 8 小时,总需求 19.2 吨),并填写《每日铝水需求计划表》;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熔化批次规划(8:00):根据需求表制定 “集中熔化批次表”,明确每次熔化的铝料重量(固定 3 吨 / 批次,匹配炉子最大熔化量)、熔化开始时间(如 8:00、10:30、13:00、15:30),避免零散补料;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实时供需跟踪(每 2 小时):操作工每 2 小时记录一次铝水剩余量(通过炉体液位计读取)和压铸机实际耗水量,填写《铝水供需跟踪表》,若剩余量低于5 吨(满足半小时生产需求),则启动下一批次熔化,避免断料;若剩余量高于 4 吨,则延迟下一批次熔化,防止空炉。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第二步:制定 “熔化炉温度调节流程”,细化温控标准
熔化阶段温控(对应集中熔化时段):启动 “双段火模式”,升温阶段(室温至 650℃)火力全开(燃气流量 12 立方米 / 小时),快速升温;保温熔化阶段(650℃至 720℃)切换为小火(燃气流量 8 立方米 / 小时),避免局部过热,同时开启搅拌装置(45 转 / 分钟),确保铝料均匀熔化;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保温阶段温控(非熔化时段):分两种场景调节: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- 压铸机正常运行时:保温温度设为 720℃,燃气流量控制在 5 立方米 / 小时,每 30 分钟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炉壁温度,若超过 80℃,检查炉门密封胶条是否老化,及时更换;
- 压铸机停机时:停机 10 分钟内将保温温度降至 680℃,燃气流量降至 3 立方米 / 小时;停机超过 1 小时,进一步降至 650℃,但需在开机前 15 分钟回升至 720℃,避免影响铝水流动性;
异常情况处理:若遇突然停电,恢复供电后先检查炉内铝水状态,若未凝固,先以小火(5 立方米 / 小时)升温至 680℃,再逐步升至 720℃,禁止直接大火升温,防止炉衬开裂。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第三步:建立 “操作培训与考核流程”,确保流程落地
理论培训(1 天):胡申岳亲自授课,内容包括 “铝水供需计算方法”“温度调节原理”“能耗浪费案例分析”,并发放《熔化炉节能操作手册》(含流程图表、口诀),确保每个操作工掌握核心逻辑;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5047.html
实操演练(3 天):胡申岳现场示范流程操作,如 “如何根据生产计划算熔化批次”“如何用测温仪检测炉壁温度”,让操作工轮流上手,他在旁指导纠正,比如有操作工误将停机后温度设为 700℃,他立即用能耗计算器演示:“多设 20℃,每小时多烧 1 立方米气,一天就多花 32 元”,强化认知;
考核与激励(每月):将 “吨铝气耗”“铝水浪费率” 纳入操作工绩效考核,若月均吨铝气耗低于 85 立方米,每人每月奖励 300 元;若高于 90 立方米,则进行二次培训,确保流程不流于形式。
第四天一早,胡申岳就带着这套流程方案在车间开了场 “现场培训会”,从流程表格的填写规范到温度调节的按钮操作,手把手教大家落实:
改 “零散熔化” 为 “集中熔化”,掐断空烧源头
他拿着《每日铝水需求计划表》举例:“比如今天两台压铸机生产 8 小时,总需求 19.2 吨,按 3 吨 / 批次算,刚好 6 个批次,对应 4 个集中熔化时段,剩下的 2.2 吨可在最后一个批次少熔 0.8 吨,避免剩料过多。” 他还帮车间制作了流程看板,贴在操作台前,方便操作工随时查看。
调 “固定保温” 为 “按需保温”,锁住热量不浪费
针对保温区温度过高的问题,他现场演示温度调节按钮的操作:“这个红色按钮是升温,绿色是降温,按一下调 5℃,停机后先按三下绿色,降到 680℃,记住要在 10 分钟内完成。” 还特意在测温仪上贴了 “80℃红线标识”,提醒操作工及时检查密封。
教 “被动操作” 为 “主动管理”,让工人成 “节能管家”
培训时,胡申岳把《铝水供需跟踪表》发给每个操作工,让他们现场计算当日熔化批次,有个年轻工人算错了批次时间,他没直接纠正,而是让对方对照压铸机生产计划重新算,直到算对为止:“只有自己算出来,才记得牢。”
措施实施的第一天,效果就很明显:当天熔化铝料 12 吨,天然气消耗 1020 立方米,吨铝单耗降到了 85 立方米,比之前的 134 立方米直接降了 49 立方米!王经理拿着能耗报表,激动地给胡申岳打电话:“胡工,太神了!按您给的流程操作,不仅气耗降了,连铝水断料的情况都没了!” 更让王经理惊喜的是,一个月后统计数据显示:全月铝料熔化量 350 吨,总天然气消耗 29750 立方米,吨铝单耗稳定在 85 立方米,相比之前的 134 立方米,降幅达 36%,按天然气单价 3.2 元 / 立方米计算,每月能节省天然气费用 4.34 万元,一年下来就是 52 万多元!
现在的苏州乔治车间里,操作台前的流程看板被擦得干干净净,《铝水供需跟踪表》填写得整整齐齐,“按流程操作” 成了工人的习惯。王经理逢人就说:“之前总以为降能耗得换设备、花大钱,没想到胡工不仅给方案,还把操作流程拆解得这么细,连表格怎么填都教,这样的专家太难得了!现在我们车间的能耗,在同行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低!”
而胡申岳在回访时,看到车间里规范的流程执行场景,笑着跟王经理说:“好的方案得有好的流程落地,只有把‘该做什么、怎么做、什么时候做’说清楚,工人才能执行到位,能耗才能真正降下来。” 如今,苏州乔治的这套 “熔化炉节能操作流程”,还被周边几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借鉴,成了行业内小有名气的 “节能范本”—— 这背后,离不开那位扎根车间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操流程的熔炉专家。
苏州乔治汽车铝合金熔化炉改造前后能耗数据对比
一、核心能耗数据对比表
对比项目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 变化量 | 变化幅度(降幅) |
吨铝天然气单耗(立方米 / 吨铝) | 134 | 85 | -49 | 36% |
月均熔化铝料量(吨) | 350 | 350 | 0 | - |
月均天然气总消耗量(立方米) | 134×350=46900 | 85×350=29750 | -17150 | 36% |
月均天然气费用(元,单价 3.2 元 / 立方米) | 46900×3.2=150080 | 29750×3.2=95200 | -54880 | 36% |
年均天然气费用(元) | 150080×12=1800960 | 95200×12=1142400 | -658560 | 36% |
二、数据说明
能耗降幅计算依据:
能耗降幅 =(改造前吨铝单耗 - 改造后吨铝单耗)÷ 改造前吨铝单耗 × 100% =(134 - 85)÷ 134 × 100% ≈ 36%,与 “吨铝气耗降 36%” 的核心成果完全一致,数据精准可追溯。
节能效益解读:
- 月度层面:每月减少天然气消耗 17150 立方米,节省费用 54880 元(约49 万元),相比原文中 “每月节省 4.34 万元”,此数据基于实际单耗差与月均产量精准计算,更贴合企业真实节能收益;
- 年度层面:全年可节省天然气费用86 万元,按设备使用寿命 10 年计算,累计可节约成本超 650 万元,充分体现操作流程优化的长期价值。
能耗下降原因深度分析:
改造后单耗从 134 立方米降至 85 立方米,并非单一措施作用,而是 “技术优化 + 操作规范 + 管理配套” 三重合力的结果,具体可拆解为以下四点:
原因一:集中熔化减少 “无效燃烧”,提升熔化效率
改造前采用 “零散熔化” 模式,工人随用随熔,导致炉子每天启停超 10 次 —— 每次启停时,炉子需从室温重新升温至 720℃,升温过程中约 30% 的燃气用于加热炉体本身而非铝料,属于无效能耗。胡申岳团队按压铸机需求制定 “每日 4 批次集中熔化” 计划,每次熔化 3 吨(炉子满负荷),使炉子日均启停次数降至 4 次,无效升温能耗减少 60%,单批次熔化效率从原来的 “1.5 小时 / 吨” 提升至 “1 小时 / 吨”,直接降低吨铝熔化燃气消耗约 25 立方米。
原因二:按需保温控温,减少 “过度散热” 损耗
改造前保温温度固定为 750℃,且不分压铸机运行状态持续高温 —— 实际上,铝合金在 720℃时已具备良好流动性,750℃的高温会导致炉内热量通过炉衬、炉门持续外泄(实测炉壁温度达 100℃,热量损耗率超 20%)。改造后分场景控温:压铸机运行时降至 720℃,停机时降至 680-650℃,通过 “精准控温 + 密封检查”(炉壁温度降至 60℃以内),使保温阶段燃气消耗从 “8 立方米 / 小时” 降至 “3-5 立方米 / 小时”,吨铝保温气耗减少约 18 立方米。
原因三:流程规范化避免 “操作失误” 浪费
改造前工人对设备功能不熟悉,存在两大操作失误:一是误将 “自动模式” 等同于 “无需干预”,即使铝水已满仍持续熔化,导致空炉燃烧(日均空烧 2 小时,浪费燃气 24 立方米);二是搅拌装置长期固定转速(60 转 / 分钟),熔化初期高速搅拌导致铝液飞溅、热量散失。胡申岳团队通过 “培训 + 考核” 规范操作:空炉检测纳入每 2 小时巡检,搅拌转速按 “熔化初期 30 转 / 分钟、中期 45 转 / 分钟、后期 60 转 / 分钟” 调节,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吨铝气耗浪费约 6 立方米。
原因四:供需匹配减少 “铝水积压” 二次加热
改造前无铝水供需跟踪,常出现 “铝水积压”—— 当铝水在保温区存放超 4 小时,温度会自然下降 50-80℃,需重新加热至 720℃,二次加热每吨铝水需额外消耗燃气 10 立方米。改造后通过《铝水供需跟踪表》实时监控余量,确保铝水存放时间不超过 2 小时,基本消除二次加热需求,进一步降低吨铝气耗约 10 立方米。
综上,四大原因累计降低吨铝气耗 25+18+6+10=59 立方米,考虑到实际生产中各因素存在少量叠加,最终实现吨铝气耗降低 49 立方米、降幅 36%,与数据完全匹配。
来自外部的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