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合金熔炼炉燃气炉属于高温、高压、易燃易爆设备,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以防止火灾、爆炸、烫伤、燃气泄漏等事故。本指南涵盖操作前准备、开机流程、运行监控、停机步骤、应急处理及日常维护要点,适用于工业级燃气熔炼炉(如坩埚炉、反射炉等)。
一、操作前安全准备
1. 人员资质与防护
-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结构(燃气系统、燃烧器、控制系统)、安全装置及应急处理流程,无证人员严禁操作。
- 穿戴全套防护装备:
- 隔热防护服(耐高温、阻燃材质)、隔热手套(防≥500℃高温)、护目镜(防飞溅、防强光)、防滑安全鞋;
- 长发需盘起并戴防护帽,禁止佩戴首饰(如项链、手链,避免卷入设备或导电)。
2. 作业环境检查
- 场地要求:
- 熔炼区域需通风良好(安装强制排风系统),避免燃气泄漏后聚集;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(如酒精、汽油、铝屑堆积区需远离炉体≥5 米)。
- 地面保持干燥整洁,无油污、积水(防止滑倒或燃气遇明火引爆);设置明显警示标识(“高温危险”“禁止吸烟”“燃气区域”)。
- 安全设施检查:
- 燃气报警器、消防器材(灭火器、消防栓)、防爆工具(扳手、螺丝刀)需齐全且在有效期内,放置于易取用位置。
- 通风系统(引风机、送风机)试运行,确保风量正常(避免炉内燃气聚集)。
3. 设备状态检查
- 燃气系统:
- 检查燃气管道、阀门、压力表、过滤器,确认无泄漏(用肥皂水涂抹接口,无气泡);燃气压力需在设备规定范围(如 2-5kPa,参考设备手册)。
- 燃气紧急切断阀(手动 / 自动)需灵活有效,关闭状态下无燃气泄漏。
- 燃烧系统:
- 燃烧器喷嘴、点火针、火焰探测器(离子探针 / 紫外线传感器)无堵塞、积碳,点火针间距符合要求(通常 3-5mm)。
- 空气管道(风机、风门)无堵塞,风机转向正确,风压正常(用风压计测量)。
- 安全装置:
- 超温保护(热电偶)、超时点火保护、熄火保护功能测试:模拟超温或熄火,确认设备能自动切断燃气。
- 炉体与工具:
- 炉门密封良好,炉衬无破损(防止高温泄漏);熔炼工具(坩埚、扒渣勺)干燥(潮湿会导致铝液飞溅)。
二、开机与熔炼操作流程
1. 开机前确认
- 关闭炉门,确认坩埚内无异物(如工具、杂质);若首次使用或长期停用,需打开炉门通风 10 分钟以上(排除炉内残留燃气)。
- 依次开启总电源→控制电源→通风系统(先开引风,后开送风),确保炉内空气流通。
2. 点火操作(严格按 “先通风→后点火→再开燃气” 顺序)
- 手动点火(无自动点火装置):
- 打开燃气总阀,缓慢调节燃气减压阀至规定压力;
- 用点火枪(长杆式)点燃后,将火焰靠近燃烧器喷嘴,再缓慢打开燃烧器燃气阀;
- 观察火焰颜色(正常为蓝色,无黄焰、黑烟),同时调节风门(空气量),确保燃烧充分。
- 自动点火(带程序控制器):
- 按下 “点火” 按钮,设备自动执行 “预通风”(通常 30 秒以上,置换炉内空气);
- 点火器启动(点火针产生火花),同时燃气阀打开,观察火焰是否点燃;
- 若点火成功(火焰探测器检测到火焰),进入正常燃烧;若点火失败(如 10 秒内未点燃),设备自动切断燃气,需停机检查(排查点火系统或燃气供应),排除故障后重新按流程点火。
3. 熔炼过程监控
- 温度控制:
- 设定熔炼温度(铝合金熔炼通常 650-750℃),通过温控器实时监控炉内温度,禁止超温(防止铝液过热氧化或坩埚烧穿)。
- 定期校准热电偶(每月 1 次),确保温度显示准确。
- 火焰与燃气监控:
- 每 30 分钟检查一次火焰状态,若出现黄焰、回火(火焰缩回燃烧器内)、熄火,立即按 “紧急停机” 处理。
- 加料与扒渣:
- 铝合金料块需干燥、无油污(油污燃烧会产生黑烟,甚至爆燃),缓慢加入坩埚(避免铝液飞溅),禁止一次性加入大量冷料(防止坩埚骤冷开裂)。
- 扒渣时佩戴防护面罩,工具深入铝液表面平稳操作,防止铝液溅出。
三、停机与收尾操作
1. 正常停机
- 熔炼结束后,先关闭燃烧器燃气阀,保持风机运行 5-10 分钟(吹扫炉内残留燃气),再关闭风机→控制电源→总电源→燃气总阀。
- 待炉温降至 300℃以下,方可打开炉门(避免高温烫伤),取出坩埚或铝液(需用专用吊具,确保稳固)。
2. 紧急停机(遇以下情况立即执行)
- 燃气泄漏(闻到异味、报警器响)、火焰异常(回火、爆燃)、炉体冒烟、铝液泄漏、停电 / 停气等。
- 操作:按下 “紧急停止” 按钮→关闭燃气总阀→关闭总电源→开启通风系统→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。
3. 收尾工作
- 清理炉体周围杂物,将工具放回指定位置(工具需冷却后清洁);记录设备运行状态(如点火次数、异常情况)。
- 关闭车间总燃气阀(若长期停机),并在设备旁悬挂 “禁止操作” 标识。
四、应急处理措施
1. 燃气泄漏事故
- 立即停机,关闭所有燃气阀门,严禁开关电器(防止电火花引爆),禁止使用明火。
- 打开门窗及通风设备,驱散泄漏燃气;人员撤离至上风向,通知专业人员检修(严禁非专业人员拆修管道)。
- 若泄漏引发小火,用干粉灭火器扑救(禁止用水,燃气比水轻,会随水流扩散);火势扩大时,立即拨打 119,撤离至安全区域。
2. 铝液飞溅或烫伤
- 铝液飞溅:立即远离炉体,待飞溅停止后,用干燥沙子覆盖飞溅的铝液(禁止用水,防止蒸汽爆炸)。
- 人员烫伤: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烫伤处(15-30 分钟),避免涂抹药膏,及时送医。
3. 点火失败或突然熄火
- 立即关闭燃气阀,保持风机运行 5 分钟以上(排除炉内燃气),检查点火系统(点火针、燃气压力、火焰探测器),排除故障后重新点火,严禁在未通风情况下反复尝试点火。
五、日常维护与安全管理
- 定期检查:
- 每日:燃气泄漏检测、点火系统状态、安全装置有效性;
- 每周:清理燃烧器积碳、检查空气过滤器(防止堵塞)、校准温度传感器;
- 每月:检查燃气管道密封件(更换老化垫片)、测试紧急切断阀功能、炉衬完整性。
- 人员管理:
- 严禁无证操作,新员工需在熟练工指导下操作;
- 操作时禁止离岗,严禁在炉体附近吸烟、使用明火。
- 记录与培训:
- 建立设备运行台账(记录开机时间、故障及处理情况);
- 每季度开展安全培训,演练应急处理流程(如燃气泄漏、火灾)。
注意:本指南为通用规范,具体操作需结合设备型号及厂家手册,严格遵守 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 原则,杜绝违规操作。
下期导读:
文章源自炬鼎熔炉-江浙沪铝合金集中熔化炉厂家|中频感应熔炼炉|铝屑熔解炉报价-品牌直供·节能技术-https://www.judrl.com/3994.html

15962220217
微信号已复制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